12月16日,《央视新闻》视频号就方案核心做了详细解读,并指出让零售业从场地提供者转变为场景提供者,从卖商品转向卖服务体验、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才能获得更好发展。在报道中我们可看到由五棵松万达广场作为代表的一批成功新业态商业空间。「图片来自:央视新闻视频号」

 

艺术场景:商业空间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致力打造新一代艺术文化消费新场景的商业体,五棵松万达广场整个空间通过艺术装置、数字科技等多重艺术载体与商业空间的结合,来探讨艺术如何更好的在城市商业空间中发挥其公共性。

 

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年代里,商业空间以标准“消费场所”形式出现,满足了当时人们对快速交易的需求。但伴随电商经济发展以及存量时代来临等影响,商业空间开始面临客流消费双减困境,因此重新定位、调整策略变得迫切且必要。

困境中往往孕育机遇,具有文化属性的艺术场景凭借差异化营造、互动式体验及惊艳视觉而成为商业转型的新出路之一。尤其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审美需求、情感归属诉求不断提升,融合艺术的商业综合体,正在成为人们寻找轻松疗愈和美好的情绪窗口。

 

位于五棵松万达广场的《NEW LIFE新生》艺术装置,通过光影的视觉印象,柔美的听觉感受,以及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为空间带来更多体验的可能性。

 

拥有了艺术场景是否意味着商业体就拥有了治愈和美好的体验?当把注意力转移至如何更深入理解问题本身时,机遇并存挑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组成的商业体,它不仅是现代人享受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与他人联结的场域。

 

位于深圳超级总部基地的深圳湾睿印RAIL IN从建造之初便以融合社交场景、生活方式、艺文美学为定位,在空间内处处可见艺术场景,此为中庭的机械装置《超级光之舞》,它以充满生机的造型生动诠释了品牌核心理念。

 

艺术可以吸引客流,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审美期待,但它却难以满足人们对公共生活的全部原始需求。因此,我们看到一些成熟商业综合体即便加入艺术场景设计,实际效果却昙花一现。如何更好发挥艺术场景的价值便成为新机遇下急需解决的根源问题。

 

协作运营:发挥艺术长效价值

 

临近福州三坊七巷的香格里拉八匚汇,是香格里拉品牌板块中非常重要一座标杆式商业综合体项目。在空间装置塑造过程中,在地文化和历史对前期构思有着深刻的影响,悦洞门灵感来自中式园林,茉莉花灯矩阵既致敬福州市花,它的数量也象征着福州载册的古巷数量。

 

艺术场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类,它往往结合场域空间,通过创造独特的视觉语境来传达空间情绪,营造特定的故事感,既而引发情感共鸣。正是依托这样的优势,艺术场景设计逐渐从小众探索发展到如今的多方入局,尤其对不具备独特建筑和景观资源的商业而言,艺术场景成为探索“未来商业”的必经途径,其中不乏好的案例。

 

全国首店、新款首发一直是北京skp的标签,其全球超过300个的时尚买手足以令任何新款都能做到国内最快上新。此外,作为一家专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高端商场,它们不仅拥有精细化服务的会员体系,更极端重视服务体验。「图片来自网络」

 

位于北京CBD边缘的SKP,不仅是全球最具标志性奢侈品百货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场景打造的代表性商业体。作为已营业十余年的传统商业,SKP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其打造地SKP-S更是其艺术商业复合体的巅峰之作。而它之所以历久弥新,依托的不止是卓有远见的自我更新,更离不开其良性的持续经营。

 

与北京SKP一路之隔的SKP-S堪称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巅峰之作,整个商业空间主打艺术基调,从进入便将人拉入至独特的异世界空间,活灵活现的绵羊,未来世界的畅想,以及入驻品牌店面的艺术化设计,无不展现着沉浸式商业的魅力。

 

秉持相同理念,北京首个第四代万达广场店:五棵松万达广场,同样有着惊艳的艺术场景设计,其整个商业空间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功能性打造,而是融入了对社交、生活、美学等多维的人本需求。作为新型生活方式集合地和艺术商业复合体,它有着清晰的定位和长效的运营,并以此塑造着属于当下与此地的新生活方式和新文化。

 

五棵松万达广场从开业伊始,便注重用户对艺术、生活、社交的诉求,从招商环节开始到空间艺术塑造,以及展览、音乐会等多元场景的提供,无不展现着品牌在打造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服务新地标的决心。

 

两处代表性艺术商业复合体,虽然区位不同,定位各异,但却有着相同的特点。即根据市场发展清晰洞察到用户诉求,通过清晰的定位、卓越的服务,以及优质的产品,通过与当下场景结合,浸入空间以美学元素,通过艺术场景关联性来体现场域感。体验经济学认为,越是难忘的体验和更具沉浸感的空间,越容易被人推荐或再次光顾。

 

五棵松万达广场以地心引力、未来之城、天空花园作为商业空间艺术场景设计主题,从一层IP装置“小松松”开始,6层巨型天幕以及巨大穹幕装置,无不展现着品牌在场景空间、艺术文化、主题策展方面所带来的惊喜。

 

精细耕耘:内生动力驱动长效发展

 

五棵松万达广场以“都市社交新中心、生活方式新地标”为定位,在30万平方米的空间内云集有300+的不同品牌,三大空间主题带来多重场景体验,而定期举办的大型走秀活动、音乐会、艺术展览,则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多样的体验。

 

艺术场景设计在商业建筑中的成功,不仅来自其极具吸引力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塑造力,更在于商业空间内在精细化运营地配合。诸如SKP、五棵松万达广场、深圳湾睿印等商业地标,它们不仅在空间艺术场景塑造方面运用得当,更是通过一系列运营策略、文化活动,将空间艺术吸引的客流迅速转化为消费意愿,并通过服务、品质将品牌形象扎根于顾客内心。

 

北京SKP四层RENDEZ-VOUS 时常会与不同艺术机构、艺术家及品牌联合举办各种类型艺术展览。此外,全国SKP及SKP-S也会推出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类似的文化活动在深圳湾睿印、五棵松万达广场也一直在举办。「图片来自网络」

 

双向奔赴聚集之地,生活所想

 

对商业而言,“精致的舞台”更需要“合适的演员”,因此前期招商尤为重要,寻觅并筛选出理念契合的品牌,展示的是商业的价值观、审美力以及品牌号召力,更是与目标用户的双向奔赴与互利共赢。诸如高奢时尚定位的北京SKP便云集700家品牌,其中奢华品牌超230个。SKP-S更是以艺术、文化为切入点,将品牌与商业充分融合,形成了一套专属自己的文化生活模式。而这也是其蝉联“中国店王”十三年的根本所在。

 

北京SKP2007年开业即引入938个品牌,包括9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超过40%为首次进驻北京市场的国际品牌。知名品牌首店带来的网红效应,成为早期吸引客流、突破流量的密码,近2年北京华联SKP国际品牌首发率占国内市场38%左右。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SKP销售额达265亿,较2022年的239亿增长10.8%。「图片来自网络」

 

构建生态多方互动,正向循环

 

在商业发展上限之外,如何明晰找到公共性边界无疑同样重要,它关系到公众对项目的认知也关乎更广区域圈层人群的拓展。尤其作为“常态艺术发生地”的商业艺术空间更需要不断创造传播亮点,让公众记住的IP。在五棵松万达广场,不仅拥有固定IP艺术装置“小松松”,还有无界艺术空间、爱乐汇艺术空间等,以及时常举办的演出、展览、新品发布等。他们共同赋予乐空间长久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多方互动、正向促进的微循环,从而为消费者构建了一处精神理想与生活共存的休憩之所。

 

今年五棵松万达广场举办了以“Carve所见/所爱”的主题周年庆典,期间举办了8场国内顶级文化展演,展出60多幅新锐艺术作品。而类似文化活动不仅仅是艺术,更涵盖音乐、新书发布、时装周等多维度领域。配合内在由都市音乐厅和都市剧场构成的爱乐汇万达剧场,整个商业空间成为一处推广多元艺术表达的完整生态环境。「图片来自网络」

 

自然生长持续推广,聚焦创造

 

商业在与城市、与公众的连接中,除了不断更新开展的活动外,积极的推广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信息海量丰富的当下,如何让优质内容“扩散、出圈”,让更多人参与、了解,留下痕迹显得尤为重要。无论SKP、五棵松万达广场,还是深圳湾睿印,他们无疑都拥有着经验丰富的推广团队,通过提取传播中的亮点,即服务了固定客群,也为拓展更广用户创造了通路,为艺术赋予了更持久的生命力。

 

对于任何一个商业品牌而言,推广始终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对于像五棵松万达广场、SKP、深圳湾睿印这类的成功商业体,它们都有着完备的自有媒体推广平台,在服务顾客同时也承担着传达品牌理念的作用。此外,与媒体平台、达人合作也是其获取流量,最大化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综上所述,艺术场景在商业中有着清晰的定位,它解决的是短期爆点和流量创造,但却并非是起死回生的神奇魔法,而是困境中重燃希望的炭火,是繁盛中绽放璀璨的花火。当回归问题本源时,就会发现商业的内在才是其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唯有运营得当,让公众感到纯粹的开心与有趣,才能把握住“旧改新生”的机遇,继而才能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人的魔力。